close

他的讚美,讓我害怕──虛假的安撫讓你糾結不斷

 

 

【他的讚美,讓我害怕】──虛假的安撫讓你糾結不斷

 

 

他對我很好,也對我不好

 

「我跟你說,志明真的很過分!情人節那天,我們說好要一起過,他買了花來,先是感謝了有我陪伴他,然後又說我身材如果可以更好就好、更符合他的夢中情人的模樣。」

 

「本來我還很高興,要知道他很少讚美別人的!沒想到他果然是有目的的,原來是嫌棄我的身材。」春嬌說著說著,聲音忍不住哽咽起來。

 

春嬌生氣地跟好友美華訴苦,言談間也流露了些許無奈。

 

美華跟春嬌是高中的同班同學,畢業後一直到大學、出社會都還有聯絡,對彼此都很瞭解,知道志明生氣時都會如何對待春嬌。

 

於是美華心疼地委婉建議春嬌:「跟他相處這麼痛苦,你還要繼續跟他在一起嗎?」

 

春嬌知道美華的心意,知道美華建議分手。但聽到美華的話後,春嬌又猶豫了:

 

「可是,有時候他對我真的很好,那種好沒有其他人可以給我。」

 

美華知道春嬌說的是什麼,也就不再多說。好友兩人就無奈地談談,然後繼續過日子。

 

 

真心?假意?讓我好混亂

 

我們都有可能遇到像春嬌這樣的朋友,或者我們自己本身就是春嬌。

 

志明是很挑剔的人,但也對春嬌很好,只是很少讚美別人。

 

當他稱讚春嬌、感謝她時,春嬌很驚訝,而且開心歡喜地認為「他原來是會改變的」。

 

然後,志明接下來說的話,讓故事的發展走回原本的結局:雙方大吵一架。

 

而志明說的話,不外乎是批評、要求、評價,帶給春嬌壓迫感,而且不容春嬌拒絕,那些都是平常志明習慣的言行。

 

有的人會包裝得比較漂亮一點,剛開始別人不會發現包裝裡是平時的樣子,所以接受方會接受,但他可能會覺得哪裡怪怪的。

 

等到「怪怪的」累積很多後,才會逐漸發現那不是真正的讚美。

 

有的人則是在跟親友分享後,由「旁觀者」指出那不是真正的讚美。

 

發現那不是讚美後,春嬌就更生氣了!覺得志明根本沒打算稱讚自己,只是拐彎要求春嬌而已!

 

對,志明是有改變,但他改變的是「要求的手段」變得更精緻、更高明,而不是打從心底改變。

 

 

虛假的讚美

 

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也會遇到這種類型的人。

 

他可能是你的客戶,或是你的上司、同事,也可能是你的同學、朋友,或者是你的親戚、家人。

 

一開始,我們會歡喜接受對方的好意,也許是稱讚,也許是禮物,或是對方為自己做的某些事。

 

但時間久了,我們會發現對方這些言行的背後帶有意圖,發現對方原來是另有所圖,這時候我們就完全高興不起來。

 

一而再、再而三的結果,以後當對方開口讚美或給予好處時,我們心裡就會預期:

 

接下來又要批評我了。

 

然後,我們心裡可能會開始產生排斥、抗拒的感覺,甚至是害怕,希望對方馬上閉嘴。

 

當你看到這裡時,心裡有沒有浮現誰的臉孔呢?

 

當我在寫這個概念時,心裡有很清晰的臉孔,這其實不是很難遇到的經驗。

 

這種讚美,並不是純金的,而是外面鍍金,裡面是塑膠材質,在溝通分析裡稱作「塑膠的安撫」。

 

 

塑膠的安撫

 

塑膠的安撫,它的外表跟安撫一樣,可以帶給人安慰。

 

但因為它是「塑膠」材質,而不是真金材質,因此當人們看穿鍍金裡面的塑膠時,通常會大失所望。

 

並且,失去對這個人的信任。

 

 

習慣給予塑膠安撫的人,通常會給人一種「虛假」的感覺,就像戴著一副面具。

 

他可能會用各種手段讓對方真心對待他,當對方信任他之後,他再提出要求,殺對方措手不及。

 

假如對方拒絕,他就可以說「我對你那麼好,你怎麼可以拒絕我提出的要求?」

 

或者是「我只是想幫你,你怎麼可以說我的幫忙沒有用?」

 

他用盡各種方法,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,以為先給好處、讚美,就可以達到目標了。

 

殊不知,這種舉動只會讓人更加厭惡他。

 

比較嚴重的是,當事人可能還不自覺自己的言行有多麼令人厭惡,會引發別人的什麼反應。

 

因為他堅信自己如同救世主一樣是在「幫助」對方,而對方不能拒絕。

 

 

抱持這種心態的人,如果是朋友,還可以選擇斷交。

 

如果對方是家人或上司,那就只能保持距離、減少接觸或是換工作。

 

雖然減少接觸,也代表得到的安撫會減少,但長久來看,事後不需要為了「虛假的安撫」而花時間消化情緒。

 

這樣可以將時間做有效率的使用,運用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。

 

而不是跟對方爭辯「我是為你好」、「你才不是為我好」這種消耗上。

 

至於對方會不會改變,這就是對方的功課了,要留給對方自己去做。

 

就算你想替他做,也沒辦法。

 

因為那是他的人生,他必須自己學習並克服。

 

 

我們自己的功課都多到做不完了,沒有多餘的力氣去負擔別人的功課。

 

就算自己能力很好,行有餘力可以幫助別人,也要問問別人需不需要自己的幫忙?

 

否則,自己就會變成那個給予別人「虛假的安撫」的人,那又增加了自己的功課了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很酸的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